最高法发布审理工伤保险司法解释四情形属于上下班途中下班顺道买菜受伤为工伤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四种情形可认定为上下班途中。
根据我国法律,上下班途中出现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规定》将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派遣工工伤由派遣单位承担保险责任《规定》对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等五类比较特殊的工伤保险责任主体作了规定,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另外,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因工外出和工作有关即可认定为工伤另外,《规定》还明确,因工外出期间的工伤认定。因工外出期间属于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情形,应当从职工外出是否因工作或者为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等方面综合考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是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二是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或者开会期间;三是职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动期间。
为了更好地保护因工外出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规定》还明确了只要不属于职工从事与工作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开会无关的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工伤。举证倒置用人单位需举证非工作导致《规定》细化了工伤认定中的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
《规定》明确,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工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是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二是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三是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本文来源:可以买球赛的正规app-www.tlglobalproducts.com